奶酪效应(Cheese Effect)最早是由一名英国药剂师发现的,他注意到其妻子在服用一种药物时,一旦食用含有芝士的食物就会出现严重的头痛。这种现象后来被系统性地研究,特别是在1965年,Barry Blackwell在柳叶刀杂志发表文章,详细描述了十二名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(MAOIs)的病人,在食用芝士之后一到两个小时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,包括头痛、心悸、颅内出血、心律不齐等现象。这些病人中大多数使用的是反苯环丙胺,而该药物和苯乙肼一样,都属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。

酪胺是引发这一效应的关键物质。芝士中含有丰富的酪胺,它是一种具有神经活性的物质。酪胺在体内急剧增加时,可以置换神经突触内的去甲肾上腺素,影响神经传递,从而引发血压调节的异常。然而,酪胺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,且在食物的发酵或腐化过程中也会产生。正常情况下,酪胺可以通过单胺氧化酶(MAO)代谢而消除,但当MAO被抑制时,酪胺水平会异常升高,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。

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“芝士效应”,尽管后来发现能引发高血压反应的食物不仅限于芝士,但这个名字因其最初的发现而被保留下来。

相关搜索:

相关文章: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返回
顶部
0.226060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