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窗效应(Broken Windows Theory)是一个社会学和犯罪学的理论,它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,会诱使人们仿效,甚至变本加厉。这个理论最初由政治学家詹姆士·威尔逊(James Q. Wilson)和犯罪学家乔治·凯林(George L. Kelling)在1982年提出,并在《The Atlantic Monthly》杂志上发表的文章《Broken Windows》中进行了阐述。
破窗效应的基本概念是,如果一个社区或环境中出现了小的破坏行为,如一扇窗户被打破而未得到及时修复,这会传递出一种信息,即该环境缺乏维护和管理,从而暗示或鼓励更多的破坏行为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种小的破坏行为可能会逐渐升级,导致更严重的犯罪行为发生。
破窗效应的启示在于,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至关重要。通过迅速解决小问题,可以防止它们引发连锁反应,从而避免更大的社会问题。这一理论在城市管理、社区治理和犯罪预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。
破窗效应的实验基础来自心理学家菲利普·辛巴杜(Philip Zimbardo)于1969年进行的一项实验。辛巴杜将两辆相同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不同的环境中,其中一辆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被摘掉车牌并打开顶棚,很快就被偷走了;另一辆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停放,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。后来,辛巴杜故意破坏了帕洛阿尔托那辆车的玻璃,结果这辆车在几小时内也不见了。这个实验展示了环境中小的破坏行为如何迅速引发更多的破坏行为。
破窗效应的五个阶段描述了社区失序的过程:
1. 社区开始出现失序的情形,部分居民迁出社区。
2. 未能迁离社区的居民因担心自身安全,对区内的事务漠不关心。
3. 地区的监察力下降,社区的治安进一步恶化。
4. 区内更多的居民迁走,仍然留在区内的居民则更加退缩,减少外出时间。
5. 外来的犯罪份子入侵社区,令犯罪数字持续上升。
破窗效应的危害在于它助长了人们的四种心理形成:颓丧心理、弃旧心理、从众心理和模仿心理。这些心理的形成会导致社会信任度降低,对己对人对社会对未来缺乏信心,进而影响社会秩序和文明行为。
破窗效应的破解需要从个人、组织和社会三个层面着手。个人需要有鲜明的是非鉴别力,从小事做起;组织和团队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秩序,制度完备、奖罚分明;社会则需要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秩序,法律健全、有法必依。
以上信息综合了搜索结果中提供的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