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佛教中的“我”与“无我”的观点性阐述_网易订阅 2019年10月28日 佛教“我”的概念源自梵语“ atman ”,音译阿特曼、阿坦么,原意为“呼吸”,引申为生命、自己、身体、自我、本质等含义,指其体常有自在作用的主体潜在于一切事物之根源内,支配统一...网易订阅 2024年09月19日
佛学上的自我是怎样定义的?佛学上的自我是怎 – 手机爱问 2016年6月15日 佛学上佛学上的自我,佛教认为,自我是一个假像。自我即不来自于前世,也不是灵魂,自我只是五蕴假合的产物。换成约略相同的科学语言可以说自我是人类的大脑和各种...爱问知识人 2024年09月19日
学佛中找到“自我”|佛法|佛陀|学佛|禅定|自性|菩萨_手机... 2022年12月13日 对我来说,很庆幸自己能成为一名佛弟子,方便处处闻、思、修,在生活中实践佛法的智慧。 《心经》开篇说:观自在菩萨。我理解的观自在就是观察自心,觉察当下。当自己彻底放下各种我执...网易新闻 2024年09月19日
“我”在佛教中到底是怎样的存在?听听佛陀是怎么说的 - 如... 2020年7月11日 “我执”是第七识末所引起的作用,代表着无明的意思,在这里以辩证的看法可以将“我执”分为人执我和我执人。“我执”也就是把自我当做中心,把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认知识别...如释我闻 2024年09月19日
论佛家的看法:「自我是甚么」_网易订阅 2017年10月27日 论佛家的看法:「自我是甚么」 在此命题中,普遍人认为,「自我」是实体 1 ,具有自性并能够独立而存在。 然而,佛家的观点认为:「我」是五蕴的集合连续体,但五蕴无我,并推论出,「我」...网易订阅 2024年09月19日
【佛教心理学】无我:佛教中自我观的心理学分析(二) 2023年3月29日 佛家的“我”为梵文阿特曼(Atman)的意译,在印度最古老的典籍《梨俱吠陀》中“我”具有“呼吸”和“本质”等意义,引申为自在者、自作主宰者,指人的自我意识或意识的主体。西方心理学...东方佛教心理学研究院 2024年09月19日
自我与五蕴——我与自我 - 知乎 2020年12月24日 自我就是佛教经典中所说的“我执”,就是某个人认为“我”是存在的,“我”是独立的个体且独一无二的时候,才产生的一种概念。很多热爱佛教的弟子都想知道,自我是以什么为基础,为什么...知乎 2024年09月19日
佛教中是如何定义“自我”的? 宗萨仁波切:佛教对“自我”... 2023年12月15日 宗萨仁波切:佛教对“自我”的定义是一个假名安立的概念,在观待五蕴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 识)之后,把五蕴短暂的聚合称为“自我”。虽然它是假名安立的,但任何人却都不应该掉以轻心,因...抖音 2024年09月19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