鸟嘴效应(bird's beak effect)是在CMOS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,特别是在使用局部氧化(LOCOS)技术进行隔离时出现的一种现象。它指的是在热氧化过程中,由于氧在二氧化硅中的扩散是一个等向性过程,氧原子不仅会垂直扩散进入硅,还会沿着氮化硅掩膜的边缘横向扩散。这导致在氮化硅掩膜下面的硅区域也会发生氧化,形成类似鸟嘴形状的二氧化硅结构,因此得名“鸟嘴效应”。

鸟嘴效应的影响包括:

1. 氧化物生长抬高氮化物的边缘,导致器件尺寸增大和性能下降。

2. 在深亚微米工艺技术中,由于尺寸缩小,鸟嘴效应变得更加显著,会消耗更多的有源区空间,限制了工艺的进一步发展。

3. 鸟嘴效应会导致寄生电容增加,从而影响电路的速度和功耗。

为了减少鸟嘴效应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
1. 在氮化物和硅之间生长一层薄氧化层,称为垫氧(pad oxide),以减小氮化物掩膜和硅之间的应力。

2. 采用特定晶向的工艺,如(111)晶向的P沟工艺,相比(100)晶向的N沟工艺,可以产生更短的鸟嘴。

3. 通过工艺模拟软件如Silvaco进行仿真实验,优化热氧化条件,如氧化时间、衬垫氧化层厚度和氧化剂类型,以减小鸟嘴效应。

此外,还有专利提出了通过倾斜注入氮离子形成含氮的掺杂层,作为阻挡层以避免鸟嘴效应的方法。这些方法有助于提升产品良率和器件性能,同时减少因鸟嘴效应导致的器件尺寸增大和性能下降的问题。

相关搜索:

相关文章: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返回
顶部
0.243086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