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“去抑制化效应”与网络暴力多发。重读一篇20年前的文... 2024年3月29日 作者称之为网络“去抑制效应(Disinhibition effect)”。包括相互作用的匿名性、不可见性、异步性、唯我投射、游离想象和权威最小化等6个要素。去抑制效应会在2个方向上发挥作用。有...抖音 2024年09月26日
“贴标签”“群氓效应”:网络暴力为什么容易发生?-虎嗅网 2023年6月11日 认为信息简化而使事实标签化,身份的区隔使得观念对立,不择手段获取商业流量而误导网民,这些是网络暴力发生的社会认知机制;因与分享者观念冲突而导致情绪倒错,网络的情绪聚集使得负...虎嗅APP 2024年09月26日
杠精、网暴、键盘侠的心理学原理——“网络去抑制效应”|S... 2021年4月12日 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去抑制效应:当人进入网络世界中时,他的线上自我会和线下自我分离开,不用再顾及现实生活中的焦虑、负罪感。这种性格分离模型和目前有关解离和信息处理的临床理论...知乎2019年09月29日网络去抑制效应(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)是指人在网络环境中...2020年01月01日解释:网络去抑制效应(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)是指人在网络... 2024年09月26日
心理荟萃 | 一群人的狂欢,丧钟为谁而鸣——浅析网络暴力的... 2021年1月3日 1、网络去抑制效应(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)[1]:由于网络暴力的匿名性,个体感知到的匿名性会产生网络去抑制效应 ,即在网络环境中个体会抛弃在面对面交流时的社会约束或抑制(Sul...西大心理 2024年09月26日
网络暴力背后的心理学成因及对策 Psychological Causes an... 这种现象被定义为“网络去抑制效应”(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) [10] 。网络去抑制的形式有两种,分别为良性去抑制与恶性去抑制。良性去抑制表现为,人们倾向于在网络中表...汉斯期刊 2024年09月26日
为什么网络中的我们“易燃易爆炸”-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... 2020年3月12日 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网络去抑制效应(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)。简单来说,就是网友们在网络上会表现出更少的约束性和高自我表露性,说一些现实生活中不...华中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24年09月26日
心理科普|网络“去抑制性”——牢筑心理高墙,抵御网络暴力 2023年7月25日 由于网络的“去抑制性”,部分网友用恶意揣测他人,利用谩骂、侮辱等攻击性语言来满足自己的情绪宣泄欲望。网络暴力虽然不同于现实中的拳脚相加,但是这些在网络空间中用文字、图片等...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心理中心 2024年09月26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