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知失调的心理学理论

“认知失调的心理学理论”的相关信息:

简述认知失调理论。_百度教育

(1)认知失调理论的内容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于1957年在《认知失调理论》一书中提出的关于社会认知的一种理论。其理论内容为人们都力求认知的一致性试图...

认知失调

2022年5月11日 — 在心理学中,有一种叫做“认知失调”的现象,指的是个体的行为和信念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情况。比如说,一个人深信自己很聪明,但在某些任务上却表现得很差 ...

认知失调理论_中公教师网

认知失调理论(cognitive dissonance)自1951年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(L.Festinger)提出以来,一直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最吸引人的理论之一。 ...

认知失调理论及其对美国的影响

2024年4月22日 — 认知失调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人类态度变化的重要视角,它揭示了人们如何在面对认知不一致时进行自我调整,以达到内心的平衡。这一理论不仅在心理学 ...

认知失调理论~笔记 - 知乎

认知失调的概念由利昂・费斯廷格(Leon Festinger)最早提出, 其在=于 1957 年出版的《认 知失调理论》 (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) 一书中,正式提出了...

认知失调理论_百度百科

认知失调(英语:cognitive dissonance)早先或译认知失谐在心理学中形容人产生矛盾的认知,观察到对立的讯息。这些讯息包括人的行为、情绪、想法、信念、价值观、 ...

【心理学知识分享】认知失调理论

别急,这一切都可以用一种有趣的心理学理论来解释——认知失调理论! 😖什么是认知失调? 认知失调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,用来描述在同一时间有着两种相矛盾的想法,因而产生了一种不...

认知失调理论 - MBA智库百科

该理论在性质上为解释个体内在动机的主要理论,故而被广泛用以解释个体态度改变的重要依据,认知失调论是动力心理学的一种新的观点。 认知失调是由费斯汀格提出的,是指一个人的...

科普文章|认知失调原理-山东心理学会

认知失调原理是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一种态度改变理论。该理论认为,一般情况下,个体对于事物的认知以及认知和行为之间是协调一致的;当出现不一致时,就会...

列昂费斯延格的认知失调理论-百度知了好学

认知失调理论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、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。个体对于事物的态度以及态度和行为间是相互协调的;当出现不一致时,就会产生认知不和谐的状态,即认知失...

认知失调理论

认知失调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,用来描述在同一时间有着两种相矛盾的想法,因而产生了一种不甚舒适的紧张状态。更精确一点来说,是两种认知中所产生的一种不兼容的知觉, ...

心理学研究中的认知失调理论

2022年4月13日 — 另一为寻求更多新认知的讯息,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,借以彻底取代旧认知,从而获得心理平衡。 该理论在性质上为解释个体内在动机的主要理论,故而被广泛用 ...

【理论】认知失调理论-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

2022年8月24日 — 该理论认为,在一般情况下,人的态度与行为往往是一致的,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,会引起人的心理不适或紧张感。为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, ...

认知失调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
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并形成的一套理论。这一理论认为,人的认知体系由许多认知因素组成,这些认知因素之问有些是相互独立的,有些 ...

什么是认知失调理论 - 希律心理

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莱昂·费斯廷格(Leon Festinger)于1957年提出的,指出当一个人的行为与其持有的信念、价值观、观念等认知元素不相符时,就会产生认...

您还关心这些